励志秀
-经典日志-情感日志-伤感日志-心情日志-搞笑日志-唯美日志-亲情故事-爱情故事-友情故事-职场故事-励志故事-人生故事-哲理故事-校园故事-名人故事-
文章搜索:   热门搜索: 励志  爱情  人生  搞笑  口号
当前位置:励志秀> 故事> 民间故事> 文章内容

善心解毒咒

作者:佚名 发布时间:2018-08-28 22:56

我们村名叫朱家村,朱姓理所当然是村中大姓,只是这族中的一支却不知中了什么邪,男一性一的寿命都终结在二十岁上下。幸亏那时娶亲早,总能留下一儿半女,香火没断,但嫁到这家的媳妇却个个是寡一妇命,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,接连几代如此。也不是没想过办法,请风水先生、求菩萨、圣僧仙道的也从没放过,可就是不见半点效果。后来,有个云游四方的和尚到此,听了他家的遭遇后,掐指算了半晌,长叹一声:“冤孽,冤孽。”然后说出一段话来,将一家人吓得目瞪口呆。

据这和尚说,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遭遇,是因为祖上喜好打猎,某日抄了个狐狸窝,将窝中尚未成年的八只小狐狸和舍身救子的母狐狸全杀了,却不知公狐狸修炼多年即将得道。得知妻儿遇害后,公狐狸悲愤欲绝,它不惜多年修行的法力,将其化为一个毒咒,诅咒这户人家世代男丁早亡。

听完和尚这话,当家的大奶奶一差点儿昏倒。她虽然丈夫早亡,膝下却有三子,最大的已近十岁,忙伏地请求化解之法。和尚却只摇头:“积怨太深,毒咒难解,多多行善吧。唉,就看你们以后的机缘造化了。”然后一句“恕贫僧无能”就飘然而去,剩一家人垂泪相顾。

转眼又过了十几年,这家的大儿子在二十四岁去世,好歹留下两儿一女,他的兄弟们可就没这么“幸运”了,老二还未成亲就夭折,老三娶亲半年后去世,一男半女都没留下。大奶奶一煎熬了这么多年,见自己一心向善居然也没能保住三个儿子,悲痛交加外带心灰意冷,一病不起,没过多久也去世了。

本来他们家境还算殷实,不然也没法给注定早逝的儿子娶上媳妇,可大奶奶一在世时,一心只想如何破解毒咒,几乎无心理家,加上世道又乱,不时天灾人祸,等她去世后,家中就只剩了两亩薄田。

大媳妇是个耐不得贫寒寂寞的人,一看丈夫没了,婆婆去了,没人能管住她了,隔几天就大包小包地回一娘一家。没多久,把仅余的一点金银细一软折腾到一娘一家后,撇下三个孩子,改嫁了!吧是,这户人家只剩了年方十八岁的三媳妇和三个没爹没一娘一的孩子。

说起来三媳妇也是个苦命人,早年丧母,一直与行医的父亲相依为命。前几年家乡发大水,本来是跟父亲去投靠远方亲戚的,可刚走到朱家村,父亲就病了,虽然是郎中,也是治得了别人的病救不了自己的命,没几天就去世了。走投无路之际,是大奶奶一出钱办理了后事,又收留了她,感恩之余,她成了大奶奶一的儿媳妇。

眼看一个家就要散了,三媳妇没退缩。也有远近的光棍托人来探口风的,三媳妇只有一句话:“我是朱家的人,不能撇了这几个孩子不管。”都知道朱家的毒咒,就有好心人劝她别白费功夫。三媳妇说:“婆婆说过,多行善事,总有一天会感动菩萨的,朱家不能断了香火,我一定要把他们哥几个抚养成一人。”就这样,年轻的三媳妇成了三个孩子的一娘一,带着他们艰难度日。

家中没有壮劳力,两亩地只能租给人家,收来的粮食仅能填饱肚子。即使这样,三媳妇也尽力从自己牙缝里省粮食,接济更穷苦的人家,碰到街坊们有个头疼脑热的,请不起郎中,她就按着之前父亲所教的,去山上采了草药给人治病,居然很管用。一来二去,她就在近处几个村子里出了名,时不时有人找上门来。好在三个孩子都大些了,饭做好了能自己吃饱,大的也能照顾小的了,她就尽可能帮人家。有些药,山上有,就自己去采,山上没有,就让病家去药店买,她自己是分文不收的。遇到家中宽裕些的患者非要给医药费,她也就只要几个窝头或饼子,然后分散给揭不开锅的村人。

兵荒马乱的年代,一个年轻的女人走村串寨是极其危险的,三媳妇却一直平平安安,加上经她手的病人十有八九药到病除,便有传言说她有神仙附体。

渐渐地,人们对她的称呼也从三媳妇变成三一奶奶一。

转眼大侄子康成到了娶亲的年龄,他却不管三一奶奶一如何张罗,就一句话:“不娶。”三一奶奶一气得直流泪:“你想让朱家断后啊?”康成跪在了三一奶奶一面前泣道:“婶一娘一,我只是不想害人家的姑一娘一,不想再有人受婶一娘一这种煎熬啊……”

入夜,三一奶奶一一如既往对天祷告,她说:“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,孩子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一人了,如果注定要有灾祸,就降到我头上吧,我愿用我的命来换孩子们的一陽一寿。菩萨,请您开眼哪,别让老朱家绝了后!”然后长跪不起。

可让菩萨开眼不是件容易的事,半个月后,大侄子康成病了。凭三一奶奶一多年的行医经验,竟诊断不出是什么病,请了县城的名医来,一样束手无策。街坊们都说,毒咒又来索命了,想到三一奶奶一近二十年来的付出,大一娘一大婶们都抹起了眼泪。

三一奶奶一把泪流进了肚子里,她吩咐侄女康梅、小侄子康健照顾好哥哥,然后背起药篓上了山。昨夜有个白衣人在梦中跟三一奶奶一说,紫罗山顶有一株人参,若能全枝全叶吃下去,可以救活康成。三一奶奶一醒来后半信半疑,因为我们这地方从来没长过人参,可一看康成躺在炕上蜡黄的脸,三一奶奶一就下定了决心。虽然紫罗山山势陡峭,处处是悬崖峭壁,据说山中还有狼,平日里几乎没人涉足,但她还是要去冒险找一下,说不定是真的呢。

从早晨到中午,三一奶奶一腿摔破了,手磨破了,终于爬到了紫罗山顶;从中午到太一陽一落山,三一奶奶一的脖子僵了,眼看花了,终于在密密麻麻的杂草灌木间看到了一株碧绿的人参摇曳在风中!三一奶奶一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将人参挖了出来,生怕碰掉一片叶子,这是康成的救命仙草啊!三一奶奶一将人参仔细揣到怀里后,在山顶上双手合十谢过菩萨,重重磕了三个响头。

下山的路三一奶奶一走得很快,她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,恨不得一步跨回家里让康成把人参吃下去。来到山脚下,一弯新月升了起来。三一奶奶一正急匆匆走着,忽然听到路边有哭泣声,走近一看,却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怀里抱了个十来岁的孩子坐在地上。老婆婆边哭边念叨:“虎子啊,你可不能走啊,一奶奶一拉扯你这没爹没一娘一的孩子不容易啊……”三一奶奶一忙蹲下来看,只见孩子脸色煞白,双眼紧闭,气息微弱,眼看就要没命了。老婆婆一看有人来,更不住念叨起来,她说这是他孙子,从小就没了爹一娘一,祖孙俩靠讨饭度日,好容易饥一口饱一口把孙子拉扯到十二岁,孙子却得了重病,求医生看过,人家说要吃人参才能活命,可讨饭的人哪有钱买人参啊,眼见孙子是没命了。

说到这里,老婆婆又哭了起来:虎子,你等着一奶奶一,一奶奶一和你一起去!”说完抱着孙子就要往山石上撞,三一奶奶一连忙起身拉住。在这期间,三一奶奶一心中已翻江倒海数次:怎么这么巧?好容易找到康成的救命草,这边却有个病危的孩子也需要人参?怎么办?救不救这孩子?可救了他康成怎么办?不救?那可是真正的见死不救,良心难安啊!看这孩子的样子,现在用人参还能吊回一口气了,再晚可就真的无力回天了。

三一奶奶一说:“大一娘一,我,我这里有……”话未说完眼泪哗啦啦流了出来,心里喊着:“康成,我苦命的儿!”她颤抖着双手将人参掏出来,咬着牙递给了老婆婆:“大一娘一,这就是,你给他嚼一点放到嘴里吧。”老婆婆连个谢都没有,一把抢过去就把人参送到了小孩嘴边。说来也怪,那孩子本来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,人参一到嘴边,却张开大嘴,咔嚓咔嚓,几口就把人参咽了下去。

三一奶奶一正发愣,耳旁响起一阵大笑,再看时,老婆婆变成了夜里托梦的白衣人,那个小孩也生龙活虎地站了起来。只听白衣人对小孩说:“她祖上纵有过错,业已几代受罚,而你将千年修行化为毒咒,连累自己无法得道,两败俱伤,何苦来哉?朱陈氏婆媳一心向善,而今你又受她一株人参,这恩怨也该了断了。”小孩躬身一礼道:“谨遵菩萨教诲。”然后向西参拜数次,喃喃低语,转过身来时,已化为白须老者,一脸肃穆。白衣人道:“恕人者亦得恕,君得道之日不远矣。”老者双手合十称谢。三一奶奶一回过神来,明白白衣人就是观音菩萨,老者则是施毒咒的狐狸,不由扑通跪在地上,边磕头边叫:“菩萨慈悲。”观音微微一笑:“现恶咒已除,你且宽心。”老者对三一奶奶一拱了拱手,从口里吐出一颗火红的药丸,递过去道:“将此丹投入你家后院井中,人饮康健,树灌繁盛。”三一奶奶一连忙接过,口中称谢。观音道:“朱陈氏,你那康成儿现已无恙,且回去照看吧。”大袖一挥,三一奶奶一直觉身轻如燕,飘飘忽忽转眼就回了家中,一看,康梅正在给哥哥喂小米粥呢。

是夜,村中的人都看到三一奶奶一家笼罩在一片柔和的白光中,隐隐有莲花飘动,衣裾翩然。大家都说,菩萨显灵了,毒咒破解了。

三一奶奶一活到九十多岁,去世时,家中已五代同堂,人丁兴旺。康成三兄妹均白发斑斑,守在三一奶奶一灵前,悲泣之一声方圆数里可闻,听者无不动容。


上一篇:知县找护卫   下一篇:对联破案
其它相关文章
·野 猪 王
·猎鹰“风雪”
·流泪的鳄鱼
·豹子哈奇
·一头母熊的故事
·斗兽场上的重逢
·第七条猎狗
·一只好斗的鸡
·调皮的小水獭
·狼 王 梦
最新发表文章
·野 猪 王
·猎鹰“风雪”
·流泪的鳄鱼
·豹子哈奇
·一头母熊的故事
·斗兽场上的重逢
·第七条猎狗
·一只好斗的鸡
·调皮的小水獭
·狼 王 梦
随机推荐文章
·爱吹牛的“冯舌头”
·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不死心
·鱼姻缘
·狼媳妇
·曹国舅的阴阳板
·盲女惊魂
·神童挥毫题庙联
·前世孽债
·龙舟宴
·白蛇传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本栏热门文章
·狼王传奇
·母子情深
·“老博士”
·聪明的胖海象
·被判死刑的熊
·狐狸的葬礼
·黄鼠狼蛇腹夺子
·灰兔斗金雕
·小熊尤克
·黑 鹰
本栏精华文章
本栏推荐文章
·鼠王本格森
·葫芦赌
·鸟毛衣
·湘西收药记
·乌金荡本
·海瑞巧治胡公子
·清明节的传说
·飞钱神人
·刘墉献萝卜
·善恶木马车
Copyright 2017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