励志秀
-经典日志-情感日志-伤感日志-心情日志-搞笑日志-唯美日志-亲情故事-爱情故事-友情故事-职场故事-励志故事-人生故事-哲理故事-校园故事-名人故事-
文章搜索:   热门搜索: 励志  爱情  人生  搞笑  口号
当前位置:励志秀> 对联> 名胜对联> 文章内容

南京朱雀桥楹联

作者:佚名 发布时间:2011-12-11 11:27

朱雀桥在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名篇《乌衣巷》中已经提到,诗曰: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这虽是一首讽刺东晋豪门贵族王导、谢安“固一世之雄,而今安在哉”的诗篇,却给我们明示了朱雀桥的建桥时间、桥址和它的地位。诗中提到的王(导)谢(安)都是东晋的权臣,王导曾拥戴琅邪王司马睿于建康(南京)称帝,是为东晋,王导任丞相,其族人多居要职,时称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,历元、明、成三帝,皆居宰辅。谢安,东晋宰相。指挥淝水之战,大获全胜,其弟、侄等都手握重兵。由此观之,朱雀桥最迟建于东晋时期,即公元318年前后,于今已有1700年历史了。桥址无疑在伴邻乌衣巷的秦淮河上。它的名声地位亦非同一般,当与王、谢两大家族有关的乌衣巷齐名。可见朱雀桥是南京秦淮河上具有二千年历史的一座古代名桥。

这座古代名桥的用料、结构、造型、规模以及与之有关的重大事件又是如何呢?清末画家吴有如的名画《赤焰腾空图》给我们作了提示。该图珍藏于上海璧园图书馆,图为清光绪十六年(1891年)所作,画面真实地再现了1891928日晚上8时许南京秦淮河一带市民聚集朱雀桥上争相仰望UFO(外来飞行物)的情景:一大群穿着长袍马褂、蓄着长长辫发的清代人挤挤挨挨,支足翘首,目不暇接不转睛,凝视着浮悬于东南角空中的一个卵圆形发光体。画面只画了桥身的一半,上面摩肩接踵站了近五十个人,这些人神态各异,情绪高昂,有的好像惊呼,有的似觉赞叹,有的默默观望,有的相互交谈,有的则在静听他人的议论,构思精巧,笔触细腻,生动形象,惟妙惟肖。吴有如还在画面题写了一篇短文:“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,金陵城南隅忽见火球一团,自西而东、形如巨卵,色红而无光,飘荡半空,其行甚缓。维时浮云蔽空,天气昏暗,举头仰视,甚觉分明。立朱雀桥上,翘首支足者不下数百人。约一炊许,渐远渐灭。有谓流星过境者,然星之驰也,瞬息即杳,此球自近而远,自有而无,甚属濡滞,则非星驰可知;有谓为儿童放天灯者,是夜风向北吹,此球转向东去,则非天灯又可知,众口纷纭,穷于推测。”这段文字对天空奇观之分析比较符合科学性。

画家着眼于描绘登桥观赤焰的情景,无意中绘制了名胜古迹朱雀桥。从画面上看,该桥为一座花岗岩单孔拱桥,桥畔有屋舍高楼,桥的高度比两层楼略低一筹,相当于人体高度的6倍,算来约为10米。桥的长度,从桥身的一半倚栏而望的50人推算,估计全长约为50米。桥的宽度,从立桥上“不下数百人”看,以400人计算,横向每排约为8人,则桥宽可为4米许。从桥的高度与长度推测,约有50级石阶供游人登临。桥侧置长方形石栏10副,每栏雕有4扇长方形窗棂,整齐划一,悦目赏心。整座石桥如玉环插水,似金镜浮空,古朴壮观,富有历史意义与科学研究价值。

朱雀桥不仅是自然界壮景奇观的目击者,而且还经历了人世间兴亡更替与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社会万象。朱雀桥所跨越的秦淮河一带,历来是秦楼楚馆的聚集地区,一方面灯红酒绿,纸醉金迷;一方面任攀随折,忍泪含悲,多少良家女子葬身于烟花场所,好不凄凉。然而其中也有一些侠骨柔情的爱国名妓,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,明末清初,李香君寓居于秦淮河畔的媚香楼,写下了血染桃花扇的壮烈篇章。如今媚香楼已修葺一新,供人凭吊。

 

联曰:    仰望青天,接踵摩肩登朱雀;

 俯观彩画,惊呼赞叹赏赤毬。

 

联语写登桥赤焰的情景。上联写“登朱雀”:言挤挤挨挨的人群在朱雀桥上仰望青天,说明天上出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,也反映朱雀桥之高大,因为只有登高才能望远。下联写“赏赤毬”:描绘人们在观赏彩画上火焰般的球形物体时脱口呼奇,赞不绝口的神情,说明此乃见所未见的天上奇观。上联之“登”是行动,下联之“赏”是目的,读上联给人悬念,读下联恍然大悟,仔细揣摩,津然有味。

 

联曰:    拾级媚楼,李色梅香君颔首;

 凭栏朱雀,诗情画意士抒怀。

 

联语写桥史。上联写媚楼:谓游人一级一级别登上媚香楼,欣赏李花之白色、梅花之香气,不住点头称是,盛赞了李香君高洁的品质。下联写朱雀桥:游人登上桥头,把与朱雀桥有关的历史画卷现出来。联语以畅游秦淮河风景区的口气着笔,读来如监其境,亲切感人。联中用了典故、比喻,含蓄隽永,加强了艺术性。上联嵌“李”、“香”、“君”三字,点出媚楼主人,对得工整,运笔自然。

 

联曰:    朱雀飞秦淮,月白风清摇金镜;

 乌衣挟粉黛,灯红酒绿坠黄泉。

[1]  


上一篇:澳门澳凼跨海大桥楹联   下一篇:江苏省淮安胯下桥楹联
其它相关文章
·名胜对联
·各地名胜对联集锦
·百花楹联:紫荆花对联
·百花楹联:海棠花对联
·百花楹联:木兰花对联
·百花楹联:玉兰花对联
·百花楹联:紫薇花对联
·百花楹联:紫藤花对联
·百花楹联:樱花对联
·百花楹联:碧桃花对联
最新发表文章
·名胜对联
·寺庙对联(关帝庙)
·寺庙对联(土地庙)
·寺庙对联(孔庙)
·寺庙对联(城隍庙)
·寺庙对联(财神庙)
·寺庙对联(弥勒殿)
·德阳对联
·各地名胜对联集锦
·平遥古城古县衙的对联
随机推荐文章
·萧氏宗祠四言通用对联
·山东泉城赏景对联—— 濮上叟
·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
·与长城相关的长对联
·山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对联
·题赠离石安国寺读书楼楹联
·三峡大坝工程对联
·新疆伊宁市西侧霍城霍尔果斯界河
·湖南怀化凤凰虹桥的对联
·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康王谷谷帘泉楹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本栏热门文章
·财神庙对联集锦
·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简介及岳麓书院
·湖南岳阳楼对联
·刘基故居、庙、祠、墓联
·西岳华山牌坊楹联——朱向东
·武汉黄鹤楼对联
·长沙天心阁对联
·王家大院赏楹联——任兰珍
·孟氏祠堂通用五言对联
·寺庙弥勒佛对联集锦
本栏精华文章
本栏推荐文章
·故宫对联
Copyright 2017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