励志秀
-经典日志-情感日志-伤感日志-心情日志-搞笑日志-唯美日志-亲情故事-爱情故事-友情故事-职场故事-励志故事-人生故事-哲理故事-校园故事-名人故事-
文章搜索:   热门搜索: 励志  爱情  人生  搞笑  口号
当前位置:励志秀> 故事> 友情故事> 文章内容

承人之诺,虽死不辞

作者:佚名 发布时间:2018-08-28 11:36

  如果,我们都牺牲了,就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。如果,我们其中一个死了,另一个,就照顾对方的爹娘,视彼此的爹娘为亲生爹娘,为他们养老送终!
  
  1950年,来自山东的刘绍安与来自江苏泰兴的张志久,相遇、相识在朝鲜战场上。
  当时,刘绍安是志愿军排长,张志久是副排长。是年10月,激烈的上甘岭战役拉开帷幕。两个好朋友在战壕里约定:“如果,我们都牺牲了,就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。如果,我们其中一个死了,另一个,就照顾对方的爹娘,视彼此的爹娘为亲生爹娘,为他们养老送终!”
  誓言一出,两个好战友当场击掌为盟,并找来纸和笔,写下各自家乡的住址,分别揣进一枚空弹壳,藏到贴身的衣袋里。
  在一次惨烈、悲壮的战斗中,刘绍安眼见众多战友倒在敌人的暗堡前。杀红了眼的他,愤怒地拎起一只爆破筒,准备冲过去炸毁敌人的碉堡。就在这一刹那间,一旁已经负伤的张志久,一跃而起,夺过他手中的爆破筒,向硝烟中冲去……和英雄王成一样,张志久炸飞了敌人的暗堡。
  张志久牺牲后,刘绍安没有流泪。他掏出贴身藏着的子弹壳,打开,默念那一行文字,把陌生的地址背了下来。
  此后,刘绍安模仿烈士的笔迹,每月给张母写“平安信”,并随信把自己微薄的津贴寄往张家。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年。1954年,组织上派人慰问张家,送来张志久的抚恤金和烈士证。张家父母这才知道:原来,自己的儿子早已牺牲。是另一个“儿子”,一直在默默地慰藉、照料着他们。
  1963年,从军22年的刘绍安面临转业。按部队规定,他若选择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,可提级;若选择回山东老家,则按职级分配。但,刘绍安想起自己对战友的承诺,毅然只身来到张志久的泰兴老家。然而,这个家迎接他的,除了年迈多病的母亲、三间难遮风雨的泥草房,还有张志久那三个尚未成年的弟妹。面对清贫的家境和沉重的负担,刘绍安没有退缩和反悔。他在张家留了下来,并和张志久的大妹妹结为连理。从此,承担起了一个长子兼女婿的义务和责任。
  泰兴的地方领导听说了刘绍安的事迹,想安排他去县里当科长。但他拒绝了,要求到永安洲镇当供销社主任。因为那里离家较近,他是家里的主劳力、顶梁柱。
  张母身体不好,俗话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可刘绍安每天走几十里路,长年在单位和病床前奔波,没有丝毫怨言。1985年冬,张母病危,临终时非常想吃黄瓜。寒冬腊月,哪里有黄瓜?为了满足老人最后的愿望,已退休的刘绍安跑遍了整个泰兴城,都没能找到一根黄瓜。最后,他去扬州寻到一种腌制的莴苣咸菜。回家放进温开水里泡,把颜色泡尽、盐分泡尽,抹上糖后给老人吃。老人说:“安儿,怎么不像黄瓜?”刘绍安流着泪说:“娘,这是冬黄瓜,冻过了,有点变味,你就吃一点吧。”
  就这样,刘绍安用亲子之孝和战友的拳拳之心,为张家二老送了终,帮助张志久的弟妹完成学业,直至各自成家立业……
  听完这个故事,心里涌动、升腾着一股股的温暖和感动。沧桑岁月中,这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老战士,为了纷飞战火里的一句诺言,用一辈子的时间履行、承载。
  50多年过去了,如今刘绍安已是85岁的古稀老人。耄耋之年,回首往事,他无怨无悔。
  承人之诺,虽死不辞。



上一篇:一世都不会凋零的温情   下一篇:最美的距离
其它相关文章
·女子的友谊有几多真?
·女人之间没有真友谊?
·女人之间的交际守则
最新发表文章
·小巫女的永远
·清华园里的两位大师
·易中天和赵本山惺惺相惜
·陈可辛与陈德森:多年朋友成兄弟
·毛泽东与专职摄影师的交情
·赵本山力挺“落难”牛群
·友情超越生死
·两个女人的友情
·我的果汁分你一半
·包子
随机推荐文章
·葱茏岁月
·珞丹:爱你也用你
·恰同学不再少年
·铁哥们
·李阳的以牙还牙
·毛泽东与专职摄影师的交情
·陪我去看海吧
·尘埃里的瑶儿
·野蛮邻居许三三
·闺蜜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本栏热门文章
·睡在心里的狮子
·缺少你,纽约变得平庸
·我要和杜小希一起幸福
·爱因斯坦与钱伟长
·城市温度
·邓稼先与杨振宁
·55年的友谊
·诺言的价值
·少年的寂寞与猝不及防
·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
本栏精华文章
本栏推荐文章
·不再珍惜你的真情
·站在爱与死亡的边缘
·记得你,记得那条月光跑道
·锦瑟年华无悔心
·一次性朋友
·包子
·女人间的友谊好脆弱
·蓝颜知己
·秘密
·我们是朋友
Copyright 2017-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